三年疫情期间,我们总是盼望着,疫情过去就好了,再忍一忍就好了。等到疫情真正过去后,我们才猛然惊醒,原来问题可能并非是疫情导致的,我们错误地归因,经济形势的走向、失业问题的复杂、国际形势的变化莫测,最终都影响我们自己对经济好坏的切实感受。
【资料图】
很多人都关心未来经济发展和局势走向到底会是怎样的,这一点连我自己也不例外,经济的好坏关乎着每一个人收入的高低、甚至关乎着人们的工作,从五年前开始,许多人在谈到某个年份的重要性的时候,常常会用“关键”一词来形容,的确,要我自己来形容未来十年整体的经济形势的话,我依然会用关键这个词。
看起来好像每年都很关键,那是因为有一些问题,我们每年都没有彻底解决它,当问题没有解决的时候,那就说明该问题就爆发的风险,因而问题不解决,在我看来,那么年年就可以称之为关键年,决定关键的不是某个时机,而是某一些问题。
我们把这些问题统称为结构性问题。
什么是结构性问题呢?言简意赅,就是结构性的,深入到某个事物社会之中的大问题,非一般性可解决,非短期内可解决,问题的复杂、困难都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,这样的问题只能长期慢慢一点点消化的问题,就被称之为结构性问题。
而未来十年,制约我们经济增长上限的,显然就是这些结构性问题,这些问题往往都符合经济周期理论,是过去十年甚至是二十年前的历史遗留问题,繁荣的背后必然会带有多少的泡沫,杠杆也必然会带来债务,而今天,或许是到了该显现出来的时候了。
写这篇文章的初衷,是一位朋友问我目前的状况是不是不容乐观,他现在是贷款买的房,没有存款,工作很稳定,但他始终感觉会有大事件发生,会断贷,于是最近想着要把贷款房卖了,又怕卖了房货币就大量贬值,于是让我给参考参考。
这看起来是一个个人问题,但背后其实就是一个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和走向。在疫情期间,的确有很多人都在这么做,去年一年全国吸收存款17万亿元,人均往银行里存了一万多元,这不是说去年疫情很多人的收入还增加了,而是人们卖房、卖股票多出来的现金流,因为“无处可去”,于是选择把钱放在银行,属于妥妥的避险资金。
到现在四月份为止,17万亿的新增存款,并没有在消费市场掀起特别大的浪花,这说明人们的消费复苏意愿并没有那么强烈,反过来也表明人们的不确定性依然很严重,甚至比疫情期间的不确定感还要更大。
所有人都以为疫情一放开,什么都好了,经济会好、外贸会好、房地产会好、万物都会欣欣向荣,这是人们的期望。
但现实情况恰恰并没有来的这么快,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人们心底的恐慌和信心的丧失。尤其是联想到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件,隐隐有一种风雨欲来的感觉。
第一个结构性问题是债务。
例如地方的城投债问题,路透社的分析说地方债务高达九万多亿美元,而且还在持续增长当中,一些地方要求银行给予债务展期,下调贷款利息。
根据国际信誉评级机构惠誉国际的数据显示,地方通过融资平台今年到期的海外债券金额增加至7900亿美元,这是自202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。
而地方的捉襟见肘又和房地产市场的冷门密切相关,当卖地开始萎缩的时候,地方收入就会大打折扣,因而当土地拍卖收入急剧下降,地方的债务压力就会立刻开始显现。
未来随着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分化,大量的三四五线城市的房价下跌,土地出让金难以为继的时候,债务问题可能有随时爆发的风险。
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,国内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总额暴涨,已从去年的57万亿增加至66万亿元,这几乎相当于我们总GDP的一半。
过去很多地方大兴基建、搞投资,都是为了拉动GDP,但投资的回报率可能各不相同,个别投资甚至可能会带来亏损,拆了修、修了拆,虽然GDP上去了,但投资回报率可能一降再降,这至少说明,在四十多年后的今天,我们的生产力水平或者说投资回报率已经肉眼可见的见底了,红利几乎殆尽。
对一个尚处于发展中的经济体而言,这无疑是危险的。
近几年地产需求下降,土地流拍,这就导致原抵押土地估值下降,于是银行就要求地方提供更多抵押物,或提前还本付息,没有开发商买地,于是城投公司和国有开发商参与土地竞拍,保住地价。
但城投也缺钱,于是发行城投债,地方发债注入城投购买地皮盖新房,只有新房价格不能跌才能保证城投收益得以还债和继续买地,于是2021年我们都听过一个词,叫做“恶意降价”,个别新开楼盘开发商恶意降价,扰乱市场经营,这当然就是要不得的。
债务本身不危险,但危险的是对债务加杠杆,城投用土地做抵押,向银行借钱,而借条又在银行主导下,向投资信托公司发行信托基金,然后投资信托基金再发行股权私募基金,一环接一环,环环相扣。
过去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印钱,用更多的钱来稀释掉这部分债务,但现在的问题在于,基建和房地产已经很难再被作为资金的蓄水池了,钱如果不能留在房地产而留在市面上,那就会让通胀瞬间起飞。
如今来看,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除了印钱之外,还剩下一个最稳妥的办法了,那就是开源节流。
我们看到最近很多地方开始精简编外人员了,这是其中一个信号,未来还势必会把赚来的钱,拿去填补债务的窟窿,这么做可能会很难受,毕竟和过去的做法不一样了,但如果不这么做,只会更难受。
日本的资产负债表衰退,用了三十年的时间来偿还,不管是企业和个人,哪怕是利率降到零,也没人愿意借钱投资、消费、扩大生产规模,这是因为债务太多太杂,人们不得不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,把赚来的利润,拿去填补杠杆。
第二个结构性问题是增长。
现在我们都在说今天是存量时代,什么是存量时代呢?其实就是没有增长空间的时代,我们现阶段到达了增长的天花板,因而被称之为存量时代。
增长对于经济来说,无疑是至关重要的,大家都想着促进增长,但增长恰恰有时候又是很难通过人为的刺激去刺激的,尽管有时候这么做很有用,但我们事后看,就不容易判断,自己刺激的究竟是增长,还是虚假的繁荣。
经济学鼻祖亚当·斯密有一个非常经典的“斯密增长模型”:经济发展取决于生产率的提高,生产率的提高来自技术的进步和创新,技术进步和创新依赖于劳动分工,而分工深度由市场交易的规模决定。市场规模的扩大,导致分工深化,分工导致技术进步,技术进步导致经济发展,经济发展又进一步通过收入水平的提高扩大了市场规模,如此形成一个正向循环。
由这个模型我们得知,眼下我们可能困在了收入水平提高上,因此导致了市场规模无法进一步扩大,因而增长陷入缓慢。
但这个模型还有一个重大的缺陷,它并没有给出驱动整个“斯密增长模型”的根本动力。显然,市场不会自己扩大,分工不会自己加深,技术进步和财富积累更不会自己发生,究竟是谁让这一切成功实现的呢?
经济学家张维迎认为,在增长竞赛获胜的国家中,我们看到的是一群忙碌的身影,他们在利益的驱动之下,奔走于各个市场之间,精明地寻找着各个市场间的价差,并试图用新产品、新服务赢得消费者,而这群人就是企业家。
企业家的最大特性就是承担风险和不确定性以及创新精神,但今天我们一直在高呼企业家精神的回归,联想到前段时间马云回国,这方面的问题显然我也意识到了。
要想让经济高质量地增长,创新承担风险和不确定性的企业家必不可少,甚至可以说难能可贵。
过去四十多年,国内经济增长主要来自套利型企业家推动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,改革开放之后相当长时期,几乎所有市场都处于严重不均衡状态,套利空间无处不在,而且有太多闲置的资源,无论是劳动、土地还是资本,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。
模仿总是比创新容易,别人在前面修路,我们在后面跟着走,我们走得快,一点也不奇怪。借助西方发达技术和创新产品,加上国内巨大市场和极低的劳动力成本,这给早一批企业家提供了大量的套利空间,这正是过去四十多年来高速增长的原因。
但是,在经过40年的高速增长后,国内经济的套利空间已经大幅度缩小,这是过去几年经济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。
第一,我们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已经大大缩小;第二,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在逐步丧失;第三,过去快速发展造成的对环境的欠账需要弥补,也让制造业成本上升。
在套利空间越来越小,市场趋于均衡的情况下,靠套利很难继续赚钱,也很难维持原来的增长速度,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今天生意越来越难做,因为市场越来越趋于均衡,那么未来的增长靠什么?
答案是只能靠创新。中国经济增长必须从配置效率驱动转向创新驱动,中国的企业家必须从套利型企业家转向创新型企业家。
由于创新不仅投资巨大,而且回报周期很长,是一项高度不确定的事业,只有当企业家和投资者具有长远考虑和相对稳定的预期时,他们才会有积极性从事创新投资。
因此,创新对自由、产权保护和法治的敏感度,远大于套利对自由、产权保护和法治的敏感度。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,如果产权不能得到有效保护,企业不大可能有积极性创新。
这就是未来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,但这个问题解决的难度,也是“结构性”级别的。
失去增长无疑是可怕的,这就好比你家门口原本有两家包子铺,如果第三家想要进来,那么可能只有打败其中一家,亦或是被这两家所打败,因为市场是有限的,要想让顾客来买包子,你就必然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。
未来十年的中小微企业、个体户的生意可能会越来越难做,如果不能具备创新的土壤条件,未来个人的工作和收入,可能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动,军工可能会是未来经济的增长点,与此同时那些被卡脖子的行业,也能够得到一个较好的发展。
除此之外,我们可能短期内再也回不到那个年均增长9个点的高速增长时代了,那时候人们永远都对未来满怀期望和乐观,人人都充满着干劲。
未来十年,防范风险可能比经济增长要重要得多。不增长仅仅只是意味着停滞,一旦发生结构性风险,那就意味着倒退。
end.
作者:罗sir,新青年的职场内参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,乐观的悲观主义者。关注我,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