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台河市深化能力作风建设
开展“四诺”活动推进工作落实
为加强活动统筹组织,充分调动各单位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,市能力作风办制定《关于开展深化能力作风建设“承诺、亮诺、践诺、评诺”活动实施方案》,创新“四诺”活动抓落实。组织各单位聚焦重点中心工作、攻坚破难任务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等突出问题,以“一把手”承诺、媒体集中亮诺、督导跟踪践诺、群众满意度评诺,贯穿活动全过程,推进深化能力作风建设“工作落实年”各项任务取得实效。
【资料图】
勃利县委书记 赵传贵 承诺
为贯彻落实全市深化能力作风建设“工作落实年”活动要求,勃利县将全力实施三项工程:抓环境提速发展、抓制度提质民生、抓作风带队提能。优化发展环境。通过“一个声音宣传勃利”营造氛围,落实市场主体和重点项目“两个包联”惠企纾困,实施营商环境“破冰”行动打通堵点。提升民生品质。整合全县资源,实施“停车位革命”等41项综合治理工程,部署27个“智慧小屋”,推动6项自助服务向基层延伸。全力带队提能。设立“县乡村”三级首问负责制窗口,开展“迎着问题走”积案化解专项行动,推进“六型机关”创建,组织开展“千题共答”,推动政策措施直通基层、直达企业、直惠民生。
新兴区委书记 宫玉和 承诺
新兴区将认真落实全市深化能力作风建设“工作落实年”活动决策部署,解放思想争一流,铆足干劲抓落实,以过硬能力作风推动各项事业创新发展。聚精会神抓好经济建设,围绕全市“一区多园、五区联动”总体安排,找准定位、完善管理和服务,推动签约项目申太镁业落地开工,力争通过注资盘活隆鹏“1830”项目,有序推进20个重点项目按时间节点高效完成建设,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%以上,实际利用内资增长50%以上。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持续巩固城乡环境整治成果,维修改造危桥6座、硬化通村路3条,启动辖区内老旧燃气管网改造项目,实施6个村屯污水处理项目建设,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,以实际行动为全市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坚实支撑。
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石钢 承诺
市委组织部将以全市深化能力作风建设“工作落实年”活动为抓手,聚焦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,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到社区开展“双报到、双服务、双报告”活动,构建机关党员“工作在单位、活动在社区、奉献双岗位”的工作格局。大力推进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,年内力争打造4个县区、30个乡街、100个村社党群服务中心和200个网格党群服务站,构建多层次党群服务中心矩阵,打通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建设100个“奋斗者之家”“蜂巢驿站”,提供全方位暖心服务,进一步增强快递小哥、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对基层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,使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有力度、更有温度,为构建幸福七台河贡献组织力量。
市公安局副局长张喜立 承诺
市公安局将深入推进全市深化能力作风建设“工作落实年”活动,聚焦主责主业,全力捍卫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。扎实推进社区警务,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,推动公安工作向事前预防转型。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,深入攻坚命案积案,突出打防电信网络诈骗,不断提高群众安全感、满意度。深化执法培训,加强执法监督,提高执法质效;坚持办理涉企案件“五个不轻易”原则,加大企业周边治安巡逻防范力度,严厉打击涉企违法犯罪,全力化解经济金融风险。深化交通管理“减量控大”和常态化治超专项行动,加强民爆物品管理,严防安全事故发生。扎实开展“千警助企”活动,推进公安“放管服”改革,努力打造优质高效的公安服务窗口。
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徐永芝 承诺
市市场局将以全市深化能力作风建设“工作落实年”活动为抓手,紧紧围绕“讲政治、强监管、促发展、保安全”工作主线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加快推进营业执照智能审批和“一业一证”证照联办改革,最大程度惠企利民。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,全年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5000万元以上。坚决守住安全底线,探索实施特种设备“赋码”监管和危化品企业“沙盒监管”等创新举措,确保食品、药品、产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。全力规范市场秩序,完善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机制,大力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。积极推进质量强市,实施“首席质量官”制度,开展标准化创新试点,促进质量提升。切实保障民生利益,持续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“铁拳”行动,全面维护消费者权益,为服务全市高质量转型发展贡献市场监管力量。
市民政局局长 孙安红 承诺
市民政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市深化能力作风建设“工作落实年”活动要求,切实加强普惠性、基础性、兜底性民生建设,建成7个专用养老服务设施,完成325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,促成养老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签约率达到100%。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,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标准,实现城乡低保保障水平“十七连增”,惠及困难群众4万余人。建成黑龙江省首家社会组织孵化基地,孵化一批公益慈善类及服务类社会组织;建成19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;市儿童福利中心和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年底投入使用,为我市孤残儿童、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生活环境。完善“老弱病残”等特殊群体关爱服务体系,织密扎牢我市民生保障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