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晓瑜(左一)和医生们为患儿制订救治方案。 通讯员供图
(资料图)
小档案
李晓瑜
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、新生儿科主任。1987年毕业至今,她在儿科和更为细分的新生儿科领域一干就是30多年。
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、新生儿科主任李晓瑜教授出身医学世家。1987年毕业至今,她在儿科和更为细分的新生儿科领域一干就是30多年。
有救治成功550克广东最“袖珍”早产儿成功带来的喜悦;也有直面婴幼儿病情复杂不得不放弃的“至暗”时刻。
36年来,她见证了整个儿科专业从低谷中艰难地发展起来,即使当初她的本科、研究生同学很多已经离开了儿科战线,她依然在儿科一线上默默奉献。
8·19第六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,李晓瑜寄语奋战在儿科战线或立志成为儿科医生的同行,“希望大家能够坚持、坚守初心,未来中国的儿科领域只会更好。”
从业30多年,见证儿科疾病谱变迁
祖籍广东,在宁夏长大的李晓瑜,父母都是医生,她的理想也是成为一名医生。走上儿科道路,一路坚持三十余年,和当初的高校招生有着一定的关系。
“彼时知名医学院校在宁夏鲜有招生。只有上海第二医科大学(现上海交大医学部)在宁夏招生,专业是儿科。”李晓瑜告诉南都记者,当时医学专业是六年制学习,1987年本科毕业后,按照分配她回到了宁夏,并在当地一家三甲医院当上了儿科医生。
从事儿科相关工作36年,李晓瑜见证了整个中国南北方儿科、新生儿科疾病谱系的重大变迁。“刚进入儿科领域那些年,西北儿童的疾病以感染类疾病如肺炎、腹泻为主,此外就是贫血、营养不良、佝偻病、结核等非常常见各种意外如煤气中毒和误服等时有发生。”
来到广州工作后,这边的孩子营养不良较少,但遗传性疾病如地贫、蚕豆病(G6PD)以及呼吸道疾病、感染性疾病和各种亚专科疾病则占据了儿科的主流。
伴随着国家快速进步发展,卫生状况、营养水平都得到极大的提升,加之整个宏观层面对妇幼工作的重视,对早期筛查的重视,北方的儿科感染性疾病和营养不良性疾病正在减少,南方的遗传病同样减少了。取而代之的则是越来越多的由于早产因素带来的新生儿疾病。“这已经是国际、国内的一个总体趋势,给新生儿科带来的挑战越来越大。”
2015年,李晓瑜和同事们携手成功抢救了一名胎龄25周,身长29厘米、体重仅550克的“袖珍”宝宝。
“出生时男婴的体积仅巴掌大小。”李晓瑜教授告诉南都记者,由于胎龄不足,刚出生的“袖珍宝宝”被立即送到新生儿科模拟宫内环境的保温箱中抢救,以便其补足“胎龄”,通过多种支持手段让他平稳度过了死亡率最高的出生后第一周。早产儿往往出生时全身营养和发育状况很差,多个脏器和部位发育极不成熟,尤其是呼吸和免疫功能低下,经过李晓瑜率领的新生儿科团队等多个学科的救治,一路克服多道难关,最终抢救成功。
首次直面死亡后快速成长
进入医学殿堂,直面生死存亡的时刻特别多。可让李晓瑜印象最为深刻的,还是在宁夏做儿科医生时遇到的一名病毒性感染婴儿。
“那是一个不到1岁的重症肺炎小患儿,因为病情迁延进展,引发了重度心衰。我们穷尽了各种治疗手段和认真细致的护理,结果孩子没能挺过来。”
第一次直面死亡,李晓瑜很是纠结了一阵,甚至对儿科职业信仰都造成了打击。认真总结了救治过程,她把这一次的经验用到了后续心衰患儿的身上。
“那个孩子送医太迟了,早期家长的大意使其错过了最佳的救治时间。”李晓瑜表示,她也从这次经历中汲取经验,之后再次接收到类似病患时,诊疗往往会更为谨慎、细致。
同理心,是做好儿科医生的关键。尤其是作为一个母亲,李晓瑜在自己孩子出现持续高热时,更是对患儿家属的那种焦虑、紧张情绪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。“经历了新生儿科多年的历练,我在处置孩子的一般小病痛时是能够保持冷静的。但孩子5岁时的一次持续五六天的高热,我还是紧张了。”作为儿科专家,她深知高热惊厥、持续高热对神经中枢系统的威胁。“虽然明确知道孩子只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特殊类型,但还是给孩子用上了各种‘大包围’方案。”
对于患儿家长的那种忧心忡忡,儿科医生其实都懂,但做了母亲的儿科医生更懂。
做好儿科医生需要坚守初心
李晓瑜表示,她能够在这个领域坚守30多年,关键还是对这份职业的热爱。“老幼病残孕是特殊人群,确实容易发生重症,但幼儿这个群体和其他群体还不同,当小家伙们挺过了病情最为危重的急性期后,治疗效果也是最好的,一路健康地生长下去。”
这些抢救、治疗成功的案例,也大大满足了儿科医生们的职业成就感。
儿科苦、累是不争的事实。万幸的是,社会对儿科领域的支持理解在加强。“和其他年龄段患者不同,儿童患者治愈了,是真正的治愈,欣欣向荣地往上生长。这种医生成就感,是绝大多数儿科医生的职业支点。”
现在,整个社会和医院都给儿科领域给予更多的关注,专业人才梯队建设正在一步步加强。包括中山一院在内的各大综合医院都在政策层面向儿科倾斜。一些重要的儿科设备比如高级保温箱,医院层面也毫不犹豫地批准支持,包括新生儿在内的整个儿科专业,进入了蓬勃向上发展的阶段。
随着国民素质的提升,越来越多年轻的家长在遇到问题时,能够自己去查专业的指南和共识,看得懂专业书籍和文献,这对新生儿科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李晓瑜表示:“做好儿科医生,首先得热爱这个专业,其次还需要在临床实践中磨砺。最后就是能够坚持,要坚信儿科专业会更好,会更受重视。”
采写:南都记者 王道斌 实习生 杨家琰 通讯员 彭福祥 梁嘉韵